Saturday, April 30, 2011

崇拜極限(The limits of our worship)

許多宗教家錯誤地將從事人道工作當作是靈性修行。真正的靈性導師們都不關心於改變這個世界。他們知道這個世界是用於作為靈魂學習的舞台。正如小學和大學之間必須有一座橋樑一樣,在靈魂的旅程中也有許多我們必須經過的中間階段,這個世界便是其中之一。

重新投胎在這個世界的靈魂,必須從這個叫做「地球」的學校,所提供的課程中學習。遍及所有時代的人類,都會被置身於相同旳課程。這些課程都是以成雙和相對性來呈現。我們因為這個原因而必須面對愛和恨,色欲和冷淡,貪心和滿足感、憤怒和諒解、疾病和健康、生和死等等的感覺。這二元性是──世界的本質。只要有白天,就會有黑夜。只要有富人,就會有窮人。只要有戰爭,就會有和平。我們的目的應該是從這間學校畢業.通過將自己提昇在相對的二元性之上。唯有到那時,我們才會抵達我們真正靈性的家。

不同的宗教鼓勵我們去做慈善工作,祈禱和過一個有道德的生活,他們以為這些就是宗教的全部內容。雖然這些行為都很好,但是它們還不夠,因為它們不能帶我們超過靈性領域較低的天堂。一旦這樣的好行為所獲得的福報用完了,那靈魂就必須回到這個意識層次,並完全地再次重新開始,因為我們由於所作善行的酬報而去的天堂都全在心智的領土。

完美平衡,自我領悟(Perfect balance, lightness of being)

我們實際上想要從生活中得到什麼?我們所做的事情是為了什麼目的呢?我們所選定的道路會帶領我們去哪裡?我們是否真正地去某地-或是我們的路帶我們去繞圓圈呢?我們是否對我們的生活感到幸福呢?

 針對那些問題,如果我們不滿意自己的答案,我們可能要全心全意地去尋找一條道路,一條讓我們可以活在世上而同時發展我們裡面最大潛能的道路。

對我們而言,作徹底的探究以找出對我們最好的那條道,是非常重要的。如果對買一件男裝上衣這麼不重要的事,我們都要考慮許多件後才選擇一件,那麼在作這個重要決定時,我們應該更加謹慎。

我們對自已有一個責任。我們必須愛護自己。沒有其他的人會替代我們走我們的道路。我們必須親自去歷行。靈性導師將會幫助我們,但是我們必須付出努力。我們可以依靠靈性的五大支柱,提供我們一個堅固的地基,讓我們可以在上面建立我們的靈修生活。當我們下定決心要成為更好的人類時,自那一刻起,我們開始發展自己靈性的本質,並隨之發展我們內在的最佳層面。如果我們要成長,我們必須先將靈性價值觀導入我們的物質世界開始。我們必須走出自我限制的小圈子,而擴大我們的理解力和活動的範圍。

尋找快樂的國度

對於許多人而言,其大部份的生活在於嘗試去維持一種平衡,就像奮力於龐大群眾的推擠中求立足。生活似乎要求我們變成專業的玩雜耍者。我們想要把我們的工作做好、住更好的房子、買更名貴的車、進出高貴餐廳、銀行有數不完的錢;我們還要參加運動,享受業餘的消遣和培養外在的興趣。這些我們全部都要,而似乎還不足以滿足我們──為了使事情變得更複雜──我們的要求更甚,要更多的金錢、權力、知名度、財產及所有東西。問題在於我們不一定能得到它們。我們不能擁有它的簡單理由是沒有足夠的時間,因為我們不知道這一覺睡後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陽。而且即使我們有,一旦實現一個慾望,另外一個又意外的出現,以致我們的時間和精力無法和慾望的要求相稱。無論我們多辛苦地嘗試,在那我們可支配的有限時間內,我們還是無法滿足慾望在心智上行成的所有要求,而製造更多的幻象。

真正的平衡和這些外在的事物毫無關聯,它是我們內在的一種狀態。我們從來就未曾了解我們內在「靈性需求」是什麼?事實上,大多數的人不正都花費大部份的時間,以各種方式追求外在快樂嗎!他們希望快樂能長久,而在各方面尋找它──如親屬關係、職業、賺錢、性愛、閱讀、看電影、喝酒、服用毒品、出外飲食及購物、買衣物和取得權勢、知名度或聲望等。基本上這些都是身外之物,意味著人們認為快樂是透過外在世界而得到。而這些根本就不是真正的「靈性需求」,因此我們畢生日夜工作,只是為了去佔有那些永遠不能真正屬於我們的東西!我們筋疲力盡在追逐幻象。父母、配偶、孩子、朋友、財富和財產,全都伴隨著死亡而消失,有時更在死亡前就消失了。他們隨著我們的最後一口氣,永遠的喪失,然而,遍及我們一生,卻只為了他們而活著和工作。每個人都知道,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曾陪伴一個人超越死亡,永遠也不可能做到。我們都知道,我們必須留下身軀;留下我們積聚的所有寶物。我們向所愛的人告別。在死亡時,無論我們是否願意,都必須放棄一切與這個物質世界有關的事物。

我們對世俗事物的持續追求和全神貫注於各種物體、人員和活動等,讓我們一直陷於痛苦和悲傷的漩渦中。發展內在靈性的生活,是一件強而有力的工具;它能幫助我們於內在建立我們不斷嘗試往外追尋的平衡和快樂。人們理當自問,如何才能做到呢?而合理的答案,首先,是接受那些了解這問題者的幫助­。我們必須接觸這些已經開發自已靈性潛能,並可以教導我們也如此做的人。

您是否曾為您的死亡之路做好準備



我們為別人的死亡而感到悲痛,但對自己的死亡卻很少去正面思考它。事實上,我們應對自己的死亡關心,並對那將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做好準備,才是明智之舉。在通過死亡之門時我們將會去哪裡?在那裡我們會和誰會面?難道不該深謀遠慮的去考慮這些問題嗎?雖然宗教書籍談到這個課題,但是我們卻很少注意它們,我們總是認為它們只不過是幻想或神話故事,或是為了使人們斷絕罪惡、促使他們行善的努力。事實上,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越過死亡的大門,沒有人會例外。那麼,為什麼又對這個課題視而不見呢?

法院大法官或總統可以免於法律制裁之免責權,火車站長的親友可以免於排隊買票之辛苦,火車站長本身更可以免於付款而搭火車,世間每種行業都有一定程度的免責權,然而作為醫生的卻不能免於生病的免責權,更別說是死亡,就連看病也必須付款。醫院和醫生也許可以讓您免於部分病痛引發的痛楚,卻也無法讓您安然免於走入死亡之威脅。

為自己死亡做準備的最佳時間並不是從我們死亡的時候,如在我們尚有充分時間時做準備,會容易的多。就如中國神秘學家,<span>老子</span>在他的《道德經》中所說的:“處理困難的事,應從容易的著手(圖難於其易);處理大事,必從細小的事情做起(為大於其細)。世上所有困難的事,必是從容易著力的地方著手(天下難事,必作於易),世上所有的大事情,必由小事情開始(天下大事,必作於細)。千里的行程,從第一步開始(千里之行,始於足下)。”

當一個人要去另一個國家旅行而為此做好準備,多數人會同意這是正常的做法。他們至少會考慮和安排好交通工具,並決定要住在哪裡。我們對這些世俗之物是多麼的小心,我們很少不事先做好各種各樣的安排便進行一個重要的旅程。然而對於每一個人所必須走的一段旅程,卻很少有人為此做任何事。誰會真正考慮到死後的旅程會導向哪裡,或我們應如何為自己做準備,以使這旅程更順利呢?

宗教儀式和典禮的極限

所有的宗教都對人類宣揚相同的道德和靈性真理。它們旳主要教義就是:所有的人都應該奉行良好的品性,對創造主有信心,和與祂取得交流。當代的宗教都要求我們崇拜或尊敬過去的神秘學家們,例如基督(Christ)、摩西(Moses)、默罕默德(Mohammed)、佛陀(Buddha)、克里斯那(Krishna)、老子(Lao Tzu)、古如納那(Gururlanak)等。不過,它們沒有告訴我們,這些神秘學家們是如何取得卓越的靈性成就,或教我們怎樣能實際地看見他們,以便向他們學習。它們強調必須對某一本宗教經典有信心,但是它們沒有詳細告訴我們,怎樣才能得到經典中所描述的靈性經歷。它們告訴我們說,我們的目的是去取得與上帝或佛祖的交流,但是卻不能提供我們這麼做所需要的工具。它們允諾拯救,卻是單憑信心,而且只能在死後才獲得。


如果我們的目的是讓我們與上帝或佛祖重新交流,怎麼能經由儀式和典禮達成呢?聖餐儀式、禮拜儀式和典禮及崇拜的地方,只是限制和阻止我們〔向內〕尋求的努力,因為它們以外在的崇拜取代了它的位置。假如一味的默禱和拜祭,並許下一些交換的條件來換取世俗的物質,那將是離開與上帝或佛祖的交流越來越遠

如何尋找您的朋友


宗教的教義本來是一門科學,我們必需利用自己的身體去進行試驗,並給予時間去自我証明其結果的。為了可以在我們自身內在做試驗,我們使實驗室(即身體)處於良好狀態中,因此我們的生活應該有次序,正確地調整我們優先考慮的事項,並按照它們的優先順序去行動等,對我們來說,是一個重要的課題。我們最需求的追求,必須以行動來反映。

然而一些傳達宗教的人事,把宗教變一種信仰,傳說,摸拜和禱告。祈求和奢望美好的未來,成為學習和實踐宗教的方法,而捐獻錢財作為贖罪的一種買賣。

如果我們有決心要將我們的生活發展到它最高的潛能,我們應該更深入探索我們內在的靈性。首先,我們應從尋找靈性教義和選擇性地和人交往開始。好的同伴和誠實的朋友將會使我們偏向真理的方向。因此,每位聖人都向他的弟子強調良伴的重要性。我們會在不刻意下轉變成和我們所愛的人相似的品德,這是人類本性的事實。人往往受到他或她所結交的友伴所影響。與貪心和好色的人為伍,我們將養成其相同的癖好,同樣的當與有靈性傾向的人相伴時,我們也一樣變成趨向於靈性。和有世俗觀念的人在一起,我們較可能被引誘去作有害的行為,而與有靈性觀念的人結交,我們就可能變成和平與純潔。

愛,習慣與包容

人的一生有一些難以改變的行為,這就叫「習慣」,影響到別人和自己而有害的叫壞習慣,如吃喝嫖睹,影響到別人和自己而有易的叫好習慣。習慣是從小甚至前世即有的行為,耍改必須要很長的時間,當沒有愛之包容,會更放大和扭曲另一半的[習慣]。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壞習慣,只要有愛的存在,大部份的壞習慣都會被忽略當它不存在,因為好習慣太多那壞習慣就不再重要,因為有愛的包容壞習慣也就沒有影響力,但如果沒有愛的存在,所有不是很重要或對生活沒有影的小壞習慣也會被放大來檢視。這時表示您對對方的愛已經漸漸退色,因為您給對方的包容空間也就越來越少。

故國神遊──都江堰

第一次來到都江堰,感覺到那江水險峻,有感的寫下這個感受

都江濁水浪滾滾
江濤凶險何時休
堰沉水底兩分流

都江堰是中國古代建設並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,位於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,岷江上游340千米處。通常認為都江堰是由戰國時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於約前256年至前251年主持始建的。經過歷代整修,兩千年多來都江堰一直在發揮巨大的作用。

都江堰-入口


都江堰-南橋

都江堰-江濤滾滾



都江堰- 千年銀杏


都江堰-正入口

故國神遊─七曲山大廟


文昌帝君千年松

豎立等候數千載
雷神顯示上上簽
聲聲喚君歸帝鄉


位於綿陽市梓潼縣城北郊的七曲山大廟,是川西北地方著名的風景名勝區。這裏,山勢雄奇,峰迴路轉,巍巍廟宇,依崖而立,喬木垂蔭,風光秀麗,素有“蜀道明珠”之稱。據史料記載,大廟始建于晉代,當時叫“亞子祠”,是為紀念張亞子而建立的,元初張亞子被封為“文昌帝君”後,在此建造文昌宮,後經元、明、清三代多次擴建,形成了一座完整的古建築群,占地13000多平方米,各種建築20多處。



文昌帝君廟


千年松


百年古剎


後山雷神廟


七曲帝鄉

故國神遊─聖水寺



僧侶咆罵去業障
聖水還我青衣裳
牆上菩薩度眾生
各路羅漢顯慈祥

綿陽聖水寺位於四川省德陽市城西涪江右岸的塔子山南麓,自古以龍泉聖水聞名。 建寺于唐廣明年間(西元880年),明正統元年(1436年)以“聖水”名之。古寺舊址在今觀音殿后崖壁下。



聖水寺入口


菩薩牆


羅漢群


羅漢寺

故國神遊──青羊宮


初入宮中心如明鏡
觀中道人高深莫測
宮殿雄偉仙人莊嚴
導引仙姑語出暗示
觀內練錢暗藏玄機

踏出宮外心痛如割



青羊宮是成都市區內現有的一座最大、最古老的道教廟宇,地處成都市西郊,原占地面積約三百餘畝1982年為恢復舊觀,經中央和省、市政府撥款,重點維修了靈祖樓、八卦亭和三清殿等建築。殿內九米多高的玉清(元始天尊)、上清(靈寶天尊)、太清(道德天尊)等像,堪為全國道觀一流。青羊宮原名青羊肆。據《道藏輯要》記載,這裏曾是老君為關令尹喜真人演法傳道之所,後名青羊觀,玄中觀。唐僖宗中和三年(883年)擴建後改名為青羊宮,以後幾經興廢,五代時改稱上清宮


青羊宮--正門入口


青羊宮--十二生肖圖


青羊宮--廟宇玄奧


青羊宮--氣功高人


青羊宮--太極花園


青羊宮--太極亭


青羊宮--內藏玄機--小心金錢

故國神遊──寬窄巷

寬巷中華文化傳遞

窄巷西方世界穿插
巷內流露我中華情

好景保留千秋萬世


如果說長安街是北京的、南京路是上海的第一街,那麼,寬窄巷則是成都的第一街。    寬巷子是成都遺留下來的較成規模的清朝古街道,與大慈寺、文殊院一起並稱為成都三大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街區。由寬巷子、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條老式街道及它們之間的四合院群落組成,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築風格在南方的唯一見證。
寬窄巷位於都長順街附近,由井巷子、窄巷子和寬巷子平行排列組,全為青黛磚瓦的仿古四合院落。凝重靜謐的青黛與大都市高樓大廈的濃麗喧囂形了鮮明的對比。其純雅秀的質魅力在與周圍現代化建築的複雜比較中特別地“扯眼球”,置其中有一種走入歷史沉澱的老照片的感覺,仿佛瞬間即回到了遠去的從前。


寬窄巷-中國之情


寬窄巷-文化之美


寬窄巷-遊客


寬窄巷-中國豐富之文化


寬窄巷-唐突之物

轉眼又開學了

記得大學時代,每天都考試,沒完沒了,因此當了大學老師以後我不大喜歡給學生考試,尤其是資訊和設計相關領域,筆試考得好成績,並不代表他(她)就會寫程式或會設計,因此改作業成為我開學最大的負擔

虞美人
春花秋月何時了,往事知多少?小樓昨夜又東風,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;
雕欄玉砌應猶在,只是朱顏改,問君能有幾多愁,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。
風回小院庭蕪綠,柳眼春相續。憑闌半日獨無言,依舊竹聲新月似當年。
笙歌未散尊前在,池面冰初解。燭明香暗畫樓深,滿鬢清霜殘雪思難任。

過去的我
大考小考何時了,考試知多少?小樓昨夜又挑燈,一晃三更已逝又五更;
嵴上眼鏡應猶在,只是度數改。問君試卷幾多籌,恰似一江春水滿江紅。
幾回翻閱難歷歷,夢回難相續。瀏覽半日不知言,依舊苦戰熬夜不敢眠。
夫子教誨尊前在,愚昧尚未解。天明試卷能幾分,滿懷澎湃熱血恐難任。

現在的我
大改小改何時了,作業有多少?小樓昨夜又通宵,一晃三更已逝又五更;
頂上頭髮應猶在,只是顏色改。問君作業幾多籌,恰似一堆白紙推滿樓。
幾回翻閱難歷歷,夢回難相續。瀏覽半日不知言,依舊苦戰熬夜不敢眠。
學生苦求尊前在,作業尚未解。天明試卷給幾分,恰似一江春水滿江紅。

對不起又改了您們的詩詞

琵琶行
我聞琵琶已嘆息,又聞此語重唧唧。同是天涯淪落人,相逢何必曾相識!
我從去年辭帝京,謫居臥病潯陽城。潯陽地僻無音樂,終歲不聞絲竹聲。
住近湓江地低濕,黃蘆苦竹繞宅生。其間旦暮聞何物,杜鵑啼血猿哀鳴。
春江花朝秋月夜,往往取酒還獨傾。豈無山歌與村笛,嘔啞嘲哳難為聽。
今夜聞君琵琶語,如聽仙樂耳暫明。莫辭更坐彈一曲,為君翻作琵琶行。
感我此言良久立,卻坐促弦弦轉急。淒淒不似向前聲,滿座重聞皆掩泣。
座中泣下誰最多?江州司馬青衫濕。

過去的我 
我聞小考已嘆息,又聞大考重唧唧!同是學府七逃人,相煎不論曾相識?
我從昨日辭七仔,駐進學城大書房,書房雖全且緊鄰,始終不聞讀書聲。
鄰近學城地僻壤,蚊子毛蟲繞宅生。期間旦暮聞何物,黃蟲鳥嗚情語聲。
情語綿綿秋月夜,唯我取酒還獨傾,豈無娛樂與商集,大考小考難為行,
今夜再翻經濟學,如看周易眼暫瞑。莫睡再翻另一頁,為那期末猜考題。
感我此考很不利,卻坐鎮定心轉急。考試結果放榜聲,滿座同學皆難色。
座中分數誰最低?隔壁同學滿江紅。

現在的我 
我視作業已嘆息,又視計劃重唧唧!同是學府討吃人,相教不論年相識?
我從昨日辭家鄉,駐進學城大書房,書房雖全且緊鄰,始終不聞讀書聲。
鄰近學城地僻壤,蚊子毛蟲繞宅生。期間旦暮聞何物,黃蟲鳥嗚情語聲。
情語綿綿秋月夜,唯我取酒還獨傾,豈無娛樂與商集,計劃作業難為行,
今夜再翻設計學,如看周易眼暫瞑。莫睡再翻另一頁,為那期末出作業。
感我此題太簡易,卻忙尋找更難題。考試結果放榜聲,滿座同學皆難色。
座中分數誰最低?全班同學滿江紅。

對不起這次可得罪了六祖

當了大學老師多年,有了以下的感慨

大師六祖
菩提本無樹,明鏡亦非台;本來無一物,何處惹塵埃

小弟無助
習者本無心,教者亦非意;本來無共識,何來創佳績